“窑洞之问”的答卷人
2022-02-16

2022年01月14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黄土地上的几孔窑洞,在百年党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陕北考察结束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再次讲述了发生在延安窑洞里、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未来走向的一场对话。

1945年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走进毛泽东同志的窑洞。彼时,距离1840年鸦片战争已过百年,一个年仅24岁的政党却改变了黑暗中跋涉已久的民族车辙。在纷至沓来的惊叹和赞誉声中,面对这位正带领中国共产党屡创奇迹的领袖,黄炎培先生坦率地说: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

见毛泽东同志听得专注,他继续说道:“大凡初聚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听闻一席肺腑之言,毛泽东同志略作沉思:“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走群众路线。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举重若轻的气魄,决胜千里的远见,就在这里生动定义了中国共产党和她所植根的人民之间的历史坐标。

时光倏忽,70多年之后的今天已是换了人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场,在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即将出炉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地指出:

“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

2022年1月11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总书记给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上的“新年第一课”。当再一次讲到“窑洞之问”,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两个答案,跨越了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盛的漫漫岁月长河。从探寻党和人民的关系,到将目光同时放到党的自身、反求诸己,一脉相承的,是走好“赶考”之路的清醒坚定,是走得再远都不会忘记的初心使命和历史自信。

在深山朗月、灯光如豆的窑洞,在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战场,在肩挑背扛、号子声震天的建设工地,在敢为人先、“效率就是生命”的改革开放前沿,在摆脱贫困的村庄,在绿水青山的家园,在欣欣向荣、锦绣繁华的中国大地上……有“窑洞之问”的答案。那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写下的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的答案。

是的,“窑洞之问”的答卷人,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百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辈辈传承、代代奋斗,以磅礴力量铸就了一个政党的蓬勃生机和一个国家的昂然屹立。

读懂今日之中国,需要读懂中国共产党。从“曙光就在前头”的眺望,到“百年成就,百年经验”的回望,有一种传承,有一份坚守,有照亮未来中国的希望。

一个“始终居安思危”的党:

“‘赶考’远未结束”

对问题本身的不懈思索,也昭示着答案。

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漫长岁月里,国歌中有这么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那是在擘画新中国蓝图的1949年,在选《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时,曾有声音认为,既然胜利了,是否应该改一下歌词。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却坚持保留歌词原貌,提醒人们“安不忘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一年早些时候,历经艰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令欢呼胜利的共产党人警醒。

简朴的会场,闪耀着照亮漫漫长路的思想光芒。“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重温,2013年在西柏坡同干部群众座谈时说:“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必’。”

同一时期,还有一句亦是党史上的经典:“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在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对即将诞生的政权长治久安的忧思,为即将走上历史新舞台的共产党人赋予了一种新的姿态。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今天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然而,“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

1990年秋天,“忧患意识”一词首次在党的文件中出现。到了党的十八大之后,这一词语出现频率之高,令人感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及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起草阶段,总书记亲自敲定设置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因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赞誉声一道而来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告诫广大党员,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在2018年年初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他逐一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就提到“如果发生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我们怎么办?”

至于“四种危险”之一“能力不足的危险”,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阐释中央政治局定期集体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如果闭目塞听3个月,恐怕会落后世界一大截。”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他再次谈到本领恐慌:“其中最根本的本领不足是理论素养不够”。

爬坡难,涉险滩难,过深水区难。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定位了今日中国的方位:“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从一粒米,思虑“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战略安全,警示:“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

从一滴水,看到“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的百姓诉求,这几年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水安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

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在治理如此大的一个国家的过程中,贯穿始终。

纵览百年党史,总有些“赶考”路,走过了回头看,才发现曾经身处悬崖泥沼,遭遇惊涛骇浪。

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跨千山万水、过荆棘险滩,中国共产党“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讲到最后仍言忧患:“总之,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

回到问题本身。思索“窑洞之问”,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看世界的丰富视角。

一个视角,是历史的长河;一个视角是全球的风云变幻。大历史观、大世界观,铸就了治国理政的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朝历代兴衰之因思考良多:“我经常讲到历史周期率问题,这的确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摆脱不了的宿命。”

向世界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书记审时度势:“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

还有一个视角,是眺望远方的战略远见。

“‘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毛泽东同志讲的这种领导,就是战略领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重视战略策略问题”。

去年在陕北,窑洞墙上的一句话“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令总书记印象深刻,并由此想到:“《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毛主席是什么时候让大家学的?”

一本评价李自成功过的历史书,彼时在重庆和延安遭遇了两种待遇。一方弃若敝屣;另一方,毛泽东同志读了深受震撼,将这本书列入整风学习文件之一。

那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得知这个时间,总书记感慨:“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高瞻远瞩啊!毛主席在这里既指挥西北战场,又指挥全国战场,同时考虑的还有新政权建立之后的事。”

中国共产党对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在这里就能看出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样一种风范,过去、现在、未来全部规划好、思虑到。”

这是中国的历史纵深。

一个“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党: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

“窑洞之问”的第一个答案,是民主,走群众路线。

那个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豆选”深受老乡们欢迎。把豆子投到哪个碗里,就能选出哪个干部来。这可是村上祖祖辈辈没有过的事。

2021年秋天,陕西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端详油画上手捧瓷碗、欢喜投票的农民,轻声念起《选举歌》:“金豆豆、银豆豆,颗颗不能随便丢;选好人,办好事,步步引咱走正路。”

时光转眼间到了2021年11月5日,北京市区和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习近平总书记大步走进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他此刻的身份,是一位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投票的普通选民。总书记郑重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4万多个乡镇,亿万人民也投下了庄严的一票。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层民主选举,有观察者将其称为,仿佛用筛子筛了一遍沙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却在中国有条不紊。最广泛、最生动的民主实践,在960多万平方公里上徐徐铺展。

“豆选”到“票选”,历史的坐标是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的沧桑之变,不变的是民主的内核。在一个有数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改变了什么?

战争年代,在中央苏区每遇战事,会开“诸葛亮会”,搞“群言堂”,作战方案吸纳了战士意见。民主,积小胜为大胜,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南海怀仁堂。1200多名各地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步入会场。“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们一起、商量着国家的大事。”民主,正是记者笔下的这一幕,改变了国家治理的方式。

这一幕也发生在今天的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7场座谈会,其中一场在湖南长沙。村支书、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法律工作者……“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中国的未来规划,交汇着来自一线、来自基层的声音。

再说全国两会。2020年,在度过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一段时间之后,全国两会于5月份在京开幕。人民当家作主的大事,不会轻易改弦更张。

“乡亲们托付我”“厂里的大伙儿嘱咐我”,两会上常有这样的发言。来自山峁戈壁、来自边疆海岛、来自田间地头的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回想当年,1944年秋天,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件事:“‘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就在上个月,在京举办的一场“中外学者谈民主”的对话会上,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坦言,无论什么政体,都要为人民谋福祉,“这正是现代西方民主的最大问题”,而中国过去40多年来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听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吧:“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中国式民主的范畴,早已超越了将选票投入投票箱的一瞬间,也早已超越了迈进议事会场的那一步。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习近平同志时常骑自行车下乡。老百姓看着这个干部亲切,什么都愿意说,他也由此发现正定是“高产穷县”,并找到摘帽办法。他还搞起了问卷调查,这在正定也是件稀罕事。街上摆上桌子,赶集的百姓一路过,县委的干部们就递上问卷:“老乡,县委正在搞调查,麻烦来填填吧。”

对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人态度鲜明。1962年初,毛泽东同志批评了有些同志怕群众批评的事:“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

“我常常提及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先生在延安的‘窑洞对’。当年‘窑洞对’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吗?恐怕还没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这段讲话,直击要害:“如果把监督当成挑刺儿,或者当成摆设,就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相,有了失误、犯了错误也浑然不知,那是十分危险的。”

民主也是民心。

新时代,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进入了全球视野。

“七一”重要讲话上点题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随后于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将其定义为:“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最初提出这一概念,在2019年上海考察期间,虹桥街道社区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跟随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看中国,可以更深刻感知民主的丰富内涵:北京前门草厂四条的“小院议事厅”、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苏州“协商议事室”,还有新时代“枫桥经验”……“接地气、聚民智”的众多有益探索,汇聚了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

那次在上海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还谈到同外国政要的一次对话:“‘你们这么多城市、这么多人口,是怎么管的?’我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就是把管理职能分解到方方面面。系统性管理,各负其责,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党:

“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

离开延安没多久,1945年8月,黄炎培出版了《延安归来》。书中写道:“我认为中共朋友最可宝贵的精神,倒是不断地要好,不断地求进步,这种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前途希望是无限的。”

斗转星移,70多年过去了。确如他所观察,中国共产党始终在“要好”,在“求进步”。当年的“窑洞之问”,中国共产党人也未停止思考,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

古往今来,从来都是“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但惟有中国共产党,主动选择在自我革命中淬炼锻造。

悠悠百年党史,有三份历史决议。

细读文本,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125次出现“错误”一词,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极为深刻;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我们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列入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鲜明宣示“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党史上,那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往往是一次次绝境重生的自我革命。

1929年的古田会议,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8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田,召开了被称为“新古田会议”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回过头来看,古田会议奠基的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35年的遵义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站在“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感慨九死一生的艰险:“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

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正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总书记告诫全党:“我看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第二人。”他在一次研讨班上讲到这里时引用了《红楼梦》的一段话。“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说过一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这些年,廉洁自律、反腐倡廉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早在浙江的时候,他在会议上谈到“激浊扬清”的话题,就提到党员干部失去律己之心后,“使国家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的风险和可能。

2020年山西考察,说到塌方式腐败,总书记语气沉痛:“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还称之为共产党员,配这个称号吗?不给老百姓老老实实办事,不遵纪守法,我们的党是不会姑息迁就的。”

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批评煤炭领域的腐败,严肃问责:“这个账总是要算的。”对增量腐败坚决零容忍,对存量腐败只要揭露出来了也是零容忍!

雷霆万钧,抓铁有痕。亿万人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铿锵承诺。

“这里,我再用重槌敲一下响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抬高了声音,面对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党员领导干部,他斩钉截铁:“党中央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不论谁在党纪国法上出问题,党纪国法决不饶恕!特别是对那些攫取国家和人民利益、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动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人,对那些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要毫不手软、坚决查处!”

会场寂静,字句铿锵。

曾经,有塌方式腐败面前“法不责众”的劝说,有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疑,甚至还有“纸牌屋”的权力游戏的猜测。面对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亮明态度:“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力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也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天下何以乱?失民心。

2014年冬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市考察,74岁的老党员崔荣海挤上前来。

“总书记,您好!您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

“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总书记回答。

正是在这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将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

时隔5年多,就在这个月的18日至20日,十九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即将召开,重点同样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怎么老抓?没完没了。’只要存在就没完没了,就是要永远进行时。”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总书记特别强调,“全党同志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

清醒而坚定,无私而无畏。

全面从严治党是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的。八项规定,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之后的十多天出炉,短短600余字,小切口打开了大变局,解决的正是作风建设“‘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

当时,有不少人低估了党中央的决心,认为八项规定和随之而来的“反四风”只是一阵风。如今,9年多时间过去了,深刻改变了中国。

2021年6月,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习近平总书记伫立于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一块展板前,一条条梳理:“精简会议活动总的还可以,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做得不错,精简文件简报还是要反复讲,厉行勤俭节约正在做……”

以上率下,率先垂范。拿其中的第八条来说,有一年春节前夕他到陕西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带的是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到老乡家吃饭还缴纳了餐费。

饭碗里,装着民心政治。一席讲述,道理辩证又质朴:“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中共作为一个坚定不移的斗士,带领中国走向未来。”“从内部被颠覆的风险被降得更低”……国外敏锐捕捉到了中国变化。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执政7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人依然惕厉自省、笃行不怠,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非但没有衰减,反而愈加气贯长虹。

一个“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的党: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不私,而天下自公。

历史的镜头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庄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六中全会决议再次重申了这句话。

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打虎拍蝇,哪管“刑不上大夫”,无所畏惧。公与私、义与利、对与错、荣与辱,给党员干部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

政在去私。“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之所以能在时间长河中坚挺屹立,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常思常新。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讲了这个问题。“党的高级干部有相当的领导权、决策权、指挥权,如果立场不稳、‘三观’不正、自律不严,很容易在政治上、政策上走偏,不知不觉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代言人,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几天前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继续讲:“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

为了谁?

在厚重历史中,在凝练的岁月中,在大党的拔节生长中,在大国的伟大复兴中,在困难时、在胜利时、在奋斗时、在进步时,这本鸿篇巨制,力透纸背的始终是“人民”二字。

战争时期,有位西方记者询问毛泽东同志:“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说:“人民给的。如果不是人民给的,还有谁给呢?”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当代共产党人给出定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2012年隆冬时节,河北阜平。皑皑白雪覆盖巍巍太行,习近平总书记踏雪而来。一场中国人民与贫困之间的总决战由此拉开帷幕,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这位大国领袖,对初中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时的“深深震撼”至今记忆犹新。后来工作期间有感而发,著诗言志:“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古往今来,无数政治家思索过同一个问题:什么是政治?答案千姿百态。有一个响亮的回答来自中国共产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撰写《摆脱贫困》一书,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就大段引用了黄炎培先生的“窑洞之问”,并从毛泽东同志的回答引申开来,深刻阐释要“眼睛向下”“密切联系群众”的道理。党的十八大之后,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为人民谋幸福。

2014年5月的一天,河南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与会者或面红耳赤、或坐立不安,有的对照检查时几度哽咽。习近平总书记次日来此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时的讲话至今振聋发聩:“现在,脱离群众的现象在某些方面比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更突出了。问题出在哪儿?不能不引起我们沉思!”“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

煌煌党史,前所未有的辉煌里,又曾有几多质疑,几多轻视,几多威胁,几多唱衰。

1921年,我们党刚刚诞生的时候,很少有人预想到会成就今天的历史伟业。在2021年秋天的一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同外国学者的一次对话,对方说起40多年前对中国的观感:“当时是觉得你们会发展,但是怎么也没想到你们发展得这么快!”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国破山河在的年代走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时的筚路蓝缕,到改革开放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复兴路上昂首阔步……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绩单,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窑洞之问”的话题前,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谈到了“坚定历史自信”。它是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勇毅担当,彰显着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无畏气概。

回首来时路,困难、挑战何其多,“可以说几度绝处逢生、几度柳暗花明”。有人问,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来自于哪?它来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坚定信念,来自百年党史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苦难辉煌,它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感叹:“中国共产党就是凭着这么一股精神,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一个旧中国,建设成为了一个新中国。再也不受人欺负了,我们变成了一个大国、一个强国。”

新的历史进程开始了。时间刻度上,中华民族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恢弘实践中,党的自我革命成为无数伟大事业的开端。

波澜壮阔的时代,党与人民共行动。党的十八大后,全面深化改革拉开了大幕。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改革搭建起“四梁八柱”,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一切围绕百姓关切。“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人民群众心中有杆秤,谁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心上,人民群众就会把谁放在心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靠的是亿万人民的拥护支持。

江西于都的长征出发地,十万红军是人民用小船渡过去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湖南沙洲村“半条被子”的长征故事,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70余次。沿着党的红色足迹,“每到一地,我都是怀着崇敬之心,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

1934年,面对实力悬殊的围剿,毛泽东同志信心满怀:“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80多年后,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党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场人民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赢得了主动。习近平总书记给出这样的礼赞:“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山河为证,岁月为鉴。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座新的精神殿堂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间。百年大党的庆典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员领导同志来到这里。面向党旗,他们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14日 01 版)